書籍點亮人生 書香洋溢校園
尊敬的老師,親愛的同學們,大家早上好,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《書籍點亮人生,書香洋溢校園》。
我們常說:書籍是攀登高峰的階梯,是開啟無知大門的鑰匙,是指引你走向成功彼岸的橋梁。自古以來,讀書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。
人要維持自己的生命,必須按時補充生命所需的各種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,人要保持精神世界的富足,也需要時時處處補充各種精神營養(yǎng),精神營養(yǎng)來源于浩瀚如海的書世界,來自于孜孜不倦的閱讀。
我國自古有鑿壁偷光、囊螢映雪、懸梁刺股的感人故事。這些讀書故事表現(xiàn)了古人對讀書的渴望和對知識的向往。我國著名的文學大師魯迅、郭沫若、茅盾、老舍、巴金,都是學貫中西、博古通今,能達到如此境界,與他們在學生時代大量閱讀各種文學名著是分不開的。
因為喜歡讀書,陳景潤自學成才,成為赫赫有名的數(shù)學家。因為喜歡讀書,愛迪生由一個小學一年級都沒有讀完的農(nóng)民的兒子,成為世界文明的發(fā)明大王。因為喜歡讀書,因為把別人休息的時間都用來讀書和寫作,魯迅先生一生譯注了一千多萬字的作品,成我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。因為喜歡讀書,患高位截癱的張海迪,在書中認識了許多高尚的朋友,找到了生活的方向,獲取了前進的力量,當她疼痛難忍產(chǎn)生輕生念頭的時候,是保爾的高尚思想鼓舞她勇敢地活下去,當她遇到困難想退縮,是美國盲聾啞女作家海倫凱勒的頑強精神鼓舞她繼續(xù)努力,奮斗不息。如今的張海迪,早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了,她不但會多門外語,還獲得了博士學位,她深有體會地說:要不是書,我早就垮下去了!
親愛的同學們,這樣的愛讀書的例子,真是不勝枚舉。
同學們,我們正處在讀書、求知的黃金階段。大家知道應該選擇哪些書來讀,利用哪種方式讀書最科學嗎?首先,要精讀課堂上的書,尤其是語文課本,仔細品味文章中的妙詞佳句,認真揣摩文章蘊含的道理,感悟文章表達的感情。其次,要泛讀課外書,從文學類到科技類,從中國名著到外國名著,從漢語文章到英語文章,只要有書的地方,就要有你們的身影。
英國文學家培根曾說過:讀書足以怡情,足以博采,足以成長。
讀書,需要時間。時間在哪里?它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雙手里,你一松手,它就從指尖溜走了。
因此,讀書需要只爭朝夕,一早到校,可以讀書,午休時間,可以讀書,睡覺之前,可以讀書。
只爭朝夕,就是在你茫然的時候,可以選擇讀書,只爭朝夕,就是在你沮喪的時候,可以選擇讀書,只爭朝夕,就是在你懶散的時候,可以選擇讀書,只爭朝夕,在你還擁有夢想的時候,趕緊讀書。
選擇讀書,就選擇了勤勉和奮斗,也就選擇了希望與收獲。
選擇讀書,就選擇了紀律與約束,也就選擇了理智與自由。
人生應該讀幾本墊底的書,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經(jīng)說過的一名名言。同學們,從現(xiàn)在開始,把握每個瞬間,不要再猶豫,讓我們和書籍交朋友,讓書籍成為我們成長的基石,讓讀書成為我們良好的習慣,讓書籍點亮我們的人生,讓書香洋溢我們的校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