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敬的各位家長:
春季是傳染病高發(fā)季節(jié),為了你的孩子的健康發(fā)展,為了預防傳染病,請家長認真閱讀以下告知書。
一、什么是猩紅熱?
1、臨床表現
①潛伏期2~5天,起病急劇,突然高熱、頭痛、咽痛、扁桃體紅腫,可有灰白色滲出性膜,軟腭粘膜充血,有點狀紅斑及散至性瘀點。發(fā)病初期,出現“白色楊梅舌”。3~4天后,白色舌苔脫落,舌色鮮紅,舌乳頭紅腫突出,稱“紅色楊梅舌”,同時伴有頜下淋巴結腫大。②病后1天發(fā)疹,依次于頸、胸、軀干、四肢出現細小密集的紅斑、壓之褪色。起病第7~8天開始脫屑,尤其后掌、足跖為大片脫皮,像手套、襪套狀。③如果冶療不及時,還可出現一些嚴重并發(fā)癥(心肌炎、心內膜炎、腎小球腎炎)。
2、預防控制措施
①猩紅熱最令人擔心的是并發(fā)癥的發(fā)生,按時服藥及靜養(yǎng)最重要。不可任意中止服藥,應當在醫(yī)生配合下繼續(xù)治療。②病重在家休養(yǎng),避免出入公共場所。③加強個人衛(wèi)生、勤洗手。④噴嚏或咳嗽和清潔鼻子后要用肥皂洗手。以保持雙手清潔。⑤注意防寒保曖,及時添減衣服,勤曬衣服和被褥,勤打掃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。⑥保證充足休息,房間經常開窗通風。⑦加強身體鍛煉,以增強身體抵抗力。
二、什么時流行性感冒
1、臨床表現
①流感的潛伏期為1~3天,常見的表現有:高熱≧380C、咽痛、咳嗽、頭痛、肌肉酸痛和全身乏力。②感染流感可能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和肺炎,并繼發(fā)細菌性氣管炎、支氣管炎和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并發(fā)癥嚴重者甚至死亡。
2、得了流感怎么辦?
①及時就醫(yī),對癥下藥。②保證休息和營養(yǎng),多喝水。③勤洗手,勤通風。④不共用毛巾,餐具等生活用品,避免密切接觸。⑤外出時戴好口罩,打噴嚏或咳嗽里捂住口鼻,防止傳染給他人。
3、預防控制措施
①勤洗手,勤通風,健康作息,健康飲食,加強鍛煉,增強體質。②每年流感流行季節(jié)來臨之前,老人、兒童及青少年和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(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呼吸系統疾?。┮约搬t(yī)務人員等重點人群可以醫(yī)生的指導下,接種水流感疫苗。③集體單位(特別是學校、幼托機構)在流感流行季節(jié)應進一步加強晨檢和衛(wèi)生消毒等管理工作,一旦發(fā)現流感樣癥狀的師生,應勸其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治療或在家休息,等恢復健康后再返校。
三、什么是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傳染病,臨床表現以發(fā)熱和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,少數患者可并發(fā)無菌性腦膜炎、腦炎、急性馳緩性麻痹、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,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,可導致死亡。
1、手足口病臨床表現有哪些?
當人感染了腸道病毒(含EV71),經過最短12~24小時、最長6天、一般2天的潛伏期后,急性起病,臨床表現為發(fā)熱、休溫可達38度以上,口腔粘膜、手、足臀部出現班丘疹、皰疹,同時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惡心、嘔吐、頭痛等癥狀。
2、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?
①人群密切接觸,兒童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、手巾、手絹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以及床上用品、內衣等引起感染。②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(飛沫)傳傳播,故與生病的患兒近距離接觸可造成感染。③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、食物,也可發(fā)生感染。其中人群密切接觸是該病重要的傳播方式。
3、個人如何預防手足口???
①飯前便后、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耳恭聽手,不要讓兒童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,避免接觸患病兒童。②看護人接觸兒童前、替幼童更換尿布、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,并妥善處理污物。③嬰幼兒使用的奶瓶、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。④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、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,注意保持家庭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居室要經常通風,勤曬衣被。
回 執(zhí)
請家長閱讀后,并配合做好教育工作,認真填寫回執(zhí)后上交班主任處。
向陽小學 年級 班, 學生姓名: 家長閱后簽名: